股票代码:835492

天津日报头版对铸金股份进行报道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11-18 | 1590 次浏览 | 分享到:

       信创、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车联网、新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中医药、绿色石化、轻纺……12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日渐成为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牵引和有力支撑。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天津工业调结构、夯基础,深耕12条产业链,“链”出发展新动能,带动天津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笃定疾行。

  好制度为“链”保驾护航

  透过400倍显微镜,眼前的合金粉末变成了一个个晶莹剔透闪着银光的规则“小球”。

  “可别小看这些直径只有20微米、仅为头发丝四分之一粗的‘小球’,这种合金粉末的强度是钢的1.5倍,如果把它们喷涂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点火瞬间温度高达800摄氏度也不会变形。”天津铸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铸介绍说,由于产品质量好,目前已占据了国内液压支架激光熔覆市场份额的80%以上,企业今年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以上,与去年相比翻番。

  这样的高品质产品对铸金下游客户天津辉锐激光材料有限公司来说,就是开在家门口的一座“富矿”。

  辉锐公司总经理李冬杰告诉记者,他们企业今年从铸金科技采购了几十吨激光熔覆粉末,“我们用于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维修时,一个零部件可能只用十几克粉末,但对每一颗粉末的质量要求都很高,铸金科技的产品正好合乎要求。在我们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中,在天津既能找到铸金科技这样的上游企业,也有钢厂、模具厂、航空航天等下游企业,再加上天津拥有的高校和研究院,供应链上的90%都可以在天津完成。”

  像铸金这样在新材料产业链上的企业目前在天津共有624家,作为要持续做大的“新链”之一,天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先进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四个重点发展方向,对整个新材料产业链实施补链强链,预计到2023年,新材料产业链规模达到109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0%。天津逐链编制工作方案,全面推行“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组建专家服务团,高标准确定工作目标,一条条产业链持续发力。

  市工信局研究室主任杨冬梅告诉记者:“信创、高端装备、绿色石化等9条产业链工作方案已印发实施,生物医药、中医药产业链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轻纺产业链正在加紧编制。”

  链上企业总计618家的绿色石化产业链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892.9亿元,增速达45.5%。“成绩单背后既有领导挂帅、高位推进的强有力措施,也有发改、工信、科技等多部门及滨海新区等各区政府的联合努力。”市工信局副局长任洪源说。多部门多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协调推动渤化“两化”搬迁项目、中沙聚碳酸酯项目年内试生产,推进中石化南港乙烯项目、中石化LNG二期项目加快建设。

  至2023年,重点产业链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形成产业链安全高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链”上难题这样破

  11月6日是周六,位于天津经开区微电子工业区的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在热火朝天地生产,一辆刚刚组装完成的100吨背负式举升重载AGV(自动引导运输车)在一台小小遥控器指挥下,在空旷的厂房里自如进退,左右行走。继去年公司推出国内首台套240吨重载AGV以来,目前各型号产品已成功录入西门子歌美飒、GE、弗兰德等外资风电企业订单,助力风电行业的“碳中和”发展。“今年订单早就排满,仅今年第三季度我们的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以上,全年可突破1亿元,实现翻倍增长。”朗誉公司总经理任志勇介绍说。

  因为企业高速发展,产能扩大,面临资金周转困难。“为解决资金难题,市工信局除了给予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为我们贷来500万元资金外,还帮助我们对接申报海河基金融资业务,对做大做强企业我们非常有信心。”任志勇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位天津大学集成电路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入职起薪已达到40万元,我市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招收的车间工人月薪是其他企业同岗位的1.5倍,即使给出高薪,仍旧招不满合格的操作工人。

  市工信局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蔡讴说:“未来三年我市集成电路的设计研究人才以及专业技工缺口在1万人左右,目前全产业总职工人数约为2万,未来三年,行业中高技能人才的增长数将占到目前全行业人数的50%。”

  为了补齐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人才“短板”,我市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了多场人才需求对接会,帮助企业、高校达成合作意向,联合进行项目研发、共同定向培养人才。同时,还推动“芯火”平台做好集成电路方向职业技能培训资质申报,计划从明年开始就可满足每年2000人的培训需求。

  人才的“不够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产业的急剧扩张。今年前9个月,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中芯国际、飞腾、中环领先等25家重点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43亿元,同比增长57%。

  “目前,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实施,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正在组织攻关,希望破解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天津的目标是到2023年,全产业实现400亿元规模,努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蔡讴说。

  不仅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在为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而忙碌,车联网产业链组织中科慧眼等8家企业深入对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1所高校的45个博士生、硕士生研发团队,推动重点企业引育人才,新增从业人员450人。今年以来,全市各链累计组织人才对接会23次,引进各层次人才4575人。

  “链”上更多好项目

  11月2日,位于滨海新区的纬湃科技亚太区混合动力及新能源汽车系统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研发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开区组建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到企业服务,为我们投资天津增添了巨大信心。另外天津的供应链非常完善,不管客户还是上游供应商都在泰达,这些对我们企业发展很有帮助。”纬湃科技中国区总裁顾睿华(Gregoire Cuny)表示。

  纬湃科技在动力总成电气化领域拥有15年专业经验,而突破新能源整车和动力总成、氢燃料电堆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正是天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的目标之一。

  民营企业家佘芝所在的天津市创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大数据服务与应用项目”9月份成功入选2021年天津市第一批智能智造专项鉴定项目(网信方向),成为全市首批入选该项目的49家企业之一,获得50万元资金支持。“在天津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及政策支持下,我们企业在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应用中取得快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0%。”佘芝说。

  “天津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通过串链补链强链,把‘强链’做优、‘新链’做大、‘短链’延长,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任洪源说。

  各方通力协作,强力推进,我市产业链建设成效初显。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在建的12条产业链中,前三季度在链企业产值、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1.4%、75.1%,同比增长23.5%、11.7%,合计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0、1.1个百分点。

  在12条重点产业链带动下,前三季度,天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3%,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2.5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